东北农业大学: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首批“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共建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入选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
本实验室是东北农业大学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建设的教育部高水平国际合作科技平台,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实验室以黑土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战略为指导,以寒地黑土生境健康调控为宗旨,聚焦面向黑土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重解决我国北方黑土地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质量退化等问题。通过深入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力争形成一批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创新成果,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特色鲜明的国际联合实验室,为我国的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提升提供科技支撑。近年来,实验室成员承担了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00余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7000余万元;获得国际纯粹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全球十大新兴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7项。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100余件;在《Chemical Reviews》 (IF:72.087)、《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IF:60.615)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与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
导师简介:杨帆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寒地黑土生境健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黑龙江省智能土壤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国家高层次人才,黑龙江省模范教师,黑龙江省杰出青年获得者,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龙江学者(青年)特聘教授,东北农业大学首席教授,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课题组长。近5年在Chemical Review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Prog. Polym. Sci., Angew. Chem. Int. Ed., Environment Science:Nano、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0余篇,中科院一区论文10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72.087。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重要国际奖1项,省部级奖励2项,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原创成果“人工腐殖质”获2021年度IUPAC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
请有意申请的考生注意以下信息:
【招生要求】
1. 材料学、化学、土壤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
2. 在以往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表现优异,至少发表1篇SCI论文;具备较好的英语写作和表达能力者优先。
3. 本课题组长期与德国马普学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开展合作,共同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生,并定期派遣博士生、博士后和青年教师赴德深造,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特别优秀者可采用联合培养的方式在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开展博士课题。欢迎有志从事科研工作的硕士生报考本课题组。